
扶风租房信息,扶风租房信息 新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扶风租房信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扶风租房信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吃过最寒酸的酒席,是什么样子的?
我吃过所谓最“寒酸”的酒席是2019年一同事结婚。家在云南文山州马关县一个靠近越南边境的山村。
本来大家商量说太远了,都微信发红包表达祝福下算了,后来又决定还是组团去给同事捧捧场。于是就3辆车不惜来回900公里长途去了一趟。从昆明先到马关县城,出去县城山路崎岖,山高沟深,初冬季节阴雨天尤其是大雾弥漫,路窄湾多,一路小心翼翼的驾驶。
同事所在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子,当地人大多以种三七为生,经济欠发达。谁家有婚事一般要在村里宴请三天。同事的父母杀了三头猪,几十只鸡。酒席也主要以猪肉、鸡肉、鱼为主,没有专业厨师,都是村寨里的亲戚朋友等村民帮忙做饭,且多为炖菜,蒸菜。大碗盛菜,谈不上色香,但看着挺实惠。
六十年代初我母亲带我一道吃过一次酒席,那是我们生产队一个远房叔叔结婚,礼金钱每人五毛钱,好像是是八个菜,荤菜是二个:一盘卤猪头肉,一条红烧水鲢。半荤半素也有二个菜(有油渣在里面):红烧豆腐,***炖粉丝,另外一盘是炸糯米园子,剩余三个全素菜都是家里前后园长的。
桌子上除了菜之外,在有二瓶散装苦老八山芋干子酒(每斤八毛钱,酒有苦尾)香烟每个男客都散了二,三枝。
据说这个酒席在当时我们农村算是高档的,很多人吃过以后都赞口不绝。
08年冬天,在陕甘交界的一个村子,参加了一个老乡家孩子的婚宴,八个菜,但是,我还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贫穷。当时,就只感觉农民真的挺可怜的,贫穷太可怕。
当时因为工作原因,出差驻那个村子半年左右。往常开车去县城吃饭购物,回来时候帮大家带一些日常用品,慢慢的,和村子里的老乡关系处得不错。
一个老乡儿子结婚,早早就来喊我一定要去他家吃酒席,推拒不过,就带了礼金去参加婚礼。
问句题外话,08年,你们随礼都什么标准?这里的礼金绝对让你想不到。
我带了200块钱过去,等到登记时候,我看到,礼簿上很多人随礼2块、5块,10块,最多的也就20块。
院子里搭了棚子,角落有临时砌的炉灶,上面两口大锅热气腾腾,有厨师挥着大勺在忙碌,整个小院喜气洋洋。
那年去对口的乡镇扶贫,要求要驻村。我们这一组四个人正好碰上村里一对新人的结婚酒席。那是我看到的最寒酸的婚宴了。
我们驻地的这个村子属于甘肃的二阴山区,严重缺水。我们刚住下的时候,早上起来刷个牙都会有村里的小孩围观,这种条件的农村结婚办酒席的寒酸是可以想象的。
农村人结婚一般选择在冬闲时节。头天晚上新郎的父亲就傍着村支书到我们居住的小院来给我们下喜帖。支书说,你们是省城来的贵客,能把你们请上那是很有面子的。
盛情难却,第二天我们四个人就如约而至去了婚礼现场。婚礼的席面是流水席,全村的男女老少基本上都来坐席。每个来参加婚礼的,搭个5块10块的礼钱,然后等着主家安排座位。上桌之后也不寒暄,三下五除二吃完了就扬长而去。
席面的菜肴基本上以素菜为主,拌豆芽,拌黄瓜,拌菠菜,再来个炒胡萝卜,酸辣土豆丝等凑够8个菜(我只记得这五个了)。末了上一碗臊子面就结束了。
我们知道这里的乡情疾苦,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每人搭礼50个元。谁承想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新郎一家人不说,连村里的支书、村长都一溜烟地跑过来,非得要把我们拥到炕上去,并一溜烟地叫嚷着让厨子赶紧给炒鸡蛋,炒肉丝。我们队长看这架势不对赶紧着招呼我们一边应付寒暄,一边急忙撤退。总算是没让这户在村里条件也不太好的村民在额外付出许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扶风租房信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扶风租房信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bw.com/post/11182.html发布于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