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特风格装修设计,哥特风格装修设计要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哥特风格装修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哥特风格装修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哥特风格属于法式吗?
哥特风格属于法式(德式)
哥特式风格(Gothic)是一种艺术风格,源于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3世纪,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
其主要特征为阴森、诡异、神秘、恐怖等,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服装等各个艺术领域。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作为其一大特征,主要代表元素包括黑色装扮、蝙蝠、玫瑰、孤堡、乌鸦、十字架、鲜血、黑猫等。
国内对哥特风格的接受度不高吗?为什么?
哥特式建筑:
公元12~15世纪,大规模的庄园逐渐演变成城市,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与此同时,新兴的哥特式艺术逐渐兴起。“哥特"原指野蛮人,是一个贬义词,因此哥特艺术有野蛮艺术之意。在传统的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破贬为“哥特"(野蛮),成为情理之中的事。世界闻名的哥特式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大型教堂之一的中国广州市中心一德路石室圣心大教堂。(法国设计、中国工匠经25年才建成、于1863年举行竣工典礼)。
中国建筑文化是以其人性自而稳定的亲情,作为內圣外王的整体思想的根基,使血亲的讲究上接文化的讲究,这一切折射到建筑上。建筑风格庭院组合、院落深深,琼楼玉宇,结合风水而布局。外来建筑文化在中国很难兴起。哥特(野蛮)式建筑文化在中国更加难予接受。(完)
文化的传播一定是有***或者是有势力集团推动的。现在最流行的是美式文化,其实美式文化就是大杂烩。哥特文化没有在世界得到推广,不是因为喜不喜欢,而是没有强大的势力集团推送。以前中国流行广东话,也是这个原因。
引用毕加索的一句话:”中国人有艺术,白种人根本无艺术,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来巴黎学艺术?”东方的艺术就在我们身边,但总觉得风景在远处,哥特风格独特,但要被大众普遍接受和喜爱,很难
建筑背后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公元一世纪***教诞生在巴勒斯坦地区,此后经过漫长的演变、传播与抗争,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正式承认天主教合法,天主教从此成为踏入政治殿堂,并在很长时间内高居世俗王权之上。
天主教会在取得政治权利和地位的同时,还向市民征收什一税,累积了丰厚的资本,这为建造哥特式教堂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象征教会是上帝耶稣在人间的唯一合法代理人,彰显教会在世俗的至高权利。在此宗教精神熏陶下长达千年的欧洲,保存了众多哥特式建筑。甚至有教堂前后建了几百年才完工,如德国科隆大教堂。
与笼罩在宗教氛围下的欧洲不同,中国人秉持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天圆地方的世界观。这些思想体现在建筑理念上,便是讲究巧夺天工的自然美,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建筑用料上选择贴近大自然的木材。
恰恰用料的不同,也决定着中国不会流行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所用材料多为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料,古代中国朝代定都多在平原地带,石料***伐运输,极为耗费国力。
西安、开封、洛阳、杭州、南京,都城周边的秦岭、大别山等原始森林,拥有极为丰富的木材,可供***伐,并可通过长江、运河等水路运输至京城。
故而,木材建造的单体结构,必然无法建起像哥特式那样动辄奔百米高度的建筑。
当然,最终欧洲的大多数中世纪建筑较好保存下来,而中国古代木质建筑,多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哥特风格装修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哥特风格装修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bw.com/post/33280.html发布于 2024-09-13